職業道德考試大綱及要點
為什么要開職業道德課?
1、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的需要(經濟全球化即經濟生產技術信息日益國際化)
2、應對國內環境變化的需要(市場經濟: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
濟.資源包括自然物、資本、技術、土地、勞動力管理.經濟即資源配置的方
式,分計劃經濟、市場經濟。計劃經濟即政府通過行政命令將資源配置給企業,
企業再通過行政手段分配給職工。市場經濟是由商品經濟發展而來的,是現代
發達的商品經濟。)
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歷程
1.1978年12月18日至1992年,商品經濟。
2。1992年至2002年,提出并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;3。2002年至2012年,
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。
3、社會發展的需要:A 貪污腐敗層出不窮;B 青少年犯罪不斷增加;C 吸毒販
毒死灰復燃;D 社會風氣不斷惡化。
第一章職業道德概述
第一節道德與職業道德
一、道德
(一)道德的含義
三千多年前商朝時期,;甲骨文中就有“德”字,“道”原指道路,后引申為
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或規則。春秋戰國時期的《管子》、《莊子》、《荀子》
中,“故學至乎禮而止矣,夫是之謂道德之極"。道德是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的
一個很重要的標志。道德是隨著人們的社會經濟關系的不斷發展變化而不斷發
展變化的.概念:道德是人類社會特有的,由社會經濟關系決定的,依靠內心信
念和社會輿論、風俗習慣等方式來調整人與人之間、個人與社會之間以及人與
自然之間的關系的特殊行為規范的總和。它包含三個含義,首先,一個社會的
道德的性質、內容,是由社會生產方式、經濟關系(即物質利益關系)決定的;其
次,道德是以善與惡、好與壞、偏私與公正等作為標準來調整人們之間的行為
的,一方面道德作為準則,影響著人們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模式;另一方面,道德
也是人們對行為選擇、關系調整做出善惡判斷的評價標準.再次道德不是由專門
的機構來制定和強制實施的,而是依靠社會輿論和們的信念、傳統、習慣和教
育的力量來調節的.道德是屬于社會上層建筑領域,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。
道德分家庭美德、社會公德、職業道德三大領域。
(二)道德與法律的關系
1 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的聯系:道德與法律如車之兩輪,鳥之兩翼,缺一不可;
道德與法律相輔相成、相互促進、共同發展;道德和法律在內容上存在部分重
疊現象?!稇椃ǎ┮幎◥圩鎳?、愛勞動、愛人民、愛科學、愛社會主義。
2 道德能夠彌補法律調節的不足
(1)在調節范圍上,首先適用范圍廣,而法律的適用范圍相對窄;
(2)在調節主體上,法律代表著國家意志,通過國家司法部門強制執行,而首
先信要靠社會輿論、風俗和人們的良心來指導和約束人們的行為,顯然道德調
節的主體比法律廣泛;
(3)在調節方式上法律調節具有強制性、滯后性特點,而首先調節主要通過改變
人們的內心信念和思想覺悟,來促使人們自學改變自己的態度與言行。具有明顯
的自學性、事前性特點。
(三)道德評價
是人們依據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,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進行是非、善惡判斷,
表明自己態度和價值傾向的活動。道德評價具有擴散性和持久性的特點.
二、職業道德
(一) 職業
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產、生活需要,所從事的承擔特定社會責任,具有某種專
門業務活動的相對穩定的工作.它有三個含義:
A 職業是人們謀生的手段和方式;
B 通過職業勞動合自己的體力、智力的技能水平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;
C 通過自己的職業勞動,履行對社會和他人的責任。
(二) 職業道德
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,依靠社會輿論、傳統習慣和內
心信念來維持的行為規范的總和。
(三) 職業道德的基本要素
(1)職業理想:人們對職業活動目標的追求和向往,是人們的世界觀、人生
觀、價值觀在職業活動中的集中體現。
(2)職業態度;
(3)職業義務;
(4)職業紀律;
(5)職業良心;
(6)職業榮譽;
(7)職業作風。
(四)職業道德的特征
(1)鮮明的行業性;
(2)適用范圍上的有限性;
(3)表現形式的多樣性;
(4)一定的強制性,職業紀律屬職業道德的范疇;
(5)相對穩定性;
(6)利益相關性.
推薦教材:《職業道德與法律》,人民教育出版社。